让你的甜品在短视频里“香”起来
在抖音上刷到一家蛋糕店的视频,短短几秒就能让人忍不住咽口水,甚至立刻打开外卖软件下单,这种“带货”能力,正是蛋糕店老板们梦寐以求的效果,但现实是,很多蛋糕店的抖音账号拍来拍去都是老一套——产品摆拍、老板出镜尬聊、打折信息循环播放,流量始终上不去,蛋糕店做抖音不需要复杂剧情或昂贵设备,只要掌握几个核心技巧,用手机也能拍出让人“馋到跺脚”的内容。
先想清楚:你的蛋糕要卖给谁看
拍抖音最怕自嗨,有人觉得“我家蛋糕用料好,拍出来肯定火”,但用户关心的不是你的原料多高级,而是“这蛋糕看起来好不好吃”“适不适合发朋友圈”“能不能让闺蜜羡慕”,比如主打生日蛋糕的店,目标客户可能是20-35岁的年轻女性,她们更在意颜值和仪式感;而社区平价蛋糕店,则需要突出“新鲜现做”“孩子放学来一块”的亲切感。
有个简单方法:找到3-5个同城热门蛋糕店账号,看点赞最高的视频里,用户评论都在夸什么,是奶油特写让人忍不住想舔屏?还是切蛋糕时流心的瞬间?把这些关键词记下来,你的拍摄方向就清晰了一半。
拍摄避雷:别让灯光“毁”了蛋糕
很多蛋糕店拍出来的视频发灰发暗,明明实物诱人,上镜却像隔夜货,问题通常出在灯光上,自然光是最好的滤镜,上午10点或下午3点靠窗拍摄,蛋糕的色泽最真实,如果必须在室内打光,记住两个原则:一是避免直射的硬光(会在奶油上形成难看的阴影),用柔光箱或白布遮一下灯;二是从侧后方打光,能让草莓的颗粒感和奶油的纹理更立体。
一个小技巧:在蛋糕旁边放一杯冒热气的咖啡或冰镇果汁,冷热对比的画面会让甜品看起来更新鲜,曾经有家店用这个办法,一条“冰拿铁配提拉米苏”的视频播放量翻了5倍。
馋哭观众的“黄金3秒”怎么拍
抖音用户划走一个视频只要0.5秒,前3秒必须抓住眼球,蛋糕店最有效的开头有三类:
第一种是“过程暴击”,比如巧克力淋面缓缓覆盖草莓蛋糕,或是刀切下去芝士爆浆的慢动作,重点是把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,用0.5倍速拍摄,后期加速到1.2倍,这种微妙的速度变化会让画面更诱人。
第二种是“反常识”,千万别让你妈看到这个蛋糕”(镜头转到恶搞款的麻将蛋糕),或是“5℃冷藏的奶油最好吃”(接着展示冷藏间的温度计和打奶油过程),这种开头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。
第三种是“代入感场景”,比如镜头从闺蜜聚会的笑声切换到桌上的彩虹蛋糕,或是小朋友踮脚扒着柜台说“妈妈我要这个恐龙蛋糕”,真实的生活片段比单纯拍产品更容易引发共鸣。
文案别写“香甜可口”,试试说人话
抖音文案不是产品说明书,而是要替观众说出心里话,与其写“精选法国奶油”,不如说“这奶油舔盖子的快乐谁懂啊”;不说“多层夹心”,改成“切一刀爆3种料,闺蜜问我是不是偷偷练过”。
接地气的文案有两个秘诀:一是多用短句和口语,芋泥给这么多老板不亏吗”;二是加入互动提问,“你们过生日最想收到哪一款?”(评论区往往能炸出一堆潜在客户),有个案例:某县城蛋糕店在视频里问“猜猜这块黑森林多少钱”,结果本地人在评论区吵了300多条,视频直接被推送到同城热榜。
BGM选对了,流量差不了
音乐能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,绵密奶油的画面配《阳光宅男》前奏的吉他声,会让人联想到周末慵懒的下午茶;拍马卡龙这类精致甜点,用《Ditto》这类轻快韩语歌更对年轻女孩的胃口。
有个取巧的办法:抖音搜索“蛋糕”“甜品”关键词,找到最近一周热门的视频,直接收藏它们用的音乐,平台算法会默认给使用热门BGM的内容更多流量。
让顾客主动帮你传播的“小心机”
为什么有些蛋糕店视频能被几百人转发?因为他们给了观众“炫耀”的理由,比如设计一个拆蛋糕盒的仪式感——蝴蝶结丝带缓缓抽开,盒子里飘出干冰烟雾,再配上文字“公主请吃蛋糕”,或者外送蛋糕时附赠一张卡片,上面印着“发抖音@本店,下次送马卡龙一盒”。
更重要的是在视频里埋“梗”,有家店每次拍蛋糕都会让店员比个“OK”手势,久而久之粉丝开始在评论区刷“今天OK了吗”,甚至有人为了集齐不同颜色的“OK”手势来打卡,这种互动成本极低,但能让账号快速形成记忆点。
坚持发,但别乱发
蛋糕店做抖音最忌讳两点:要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要么一天连发五六条刷屏,理想节奏是每周3-4条,发布时间尽量固定(比如工作日下午茶时段和周末早上),每条视频发完后,观察24小时内的数据:如果播放量低于500,可能是开头不够抓人;点赞少但评论多,说明内容有争议性(其实是好事);收藏量高的视频通常适合长期引流,可以置顶。
抖音不是一锤子买卖,哪怕前10条视频都没爆,只要有一条上了同城热门,可能当天就能接满一周的订单,那些看起来“一夜爆红”的蛋糕店,账号主页往往已经默默更新了大半年。
拿起手机拍你家的招牌蛋糕吧——灯光打好,音乐选好,文案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写,下一个让人隔着屏幕流口水的爆款视频,说不定就从你的蛋糕店开始。
相关标签: # 蛋糕店抖音文案拍摄技巧 # 蛋糕店发抖音文案
最新留言